曾經某個年少無知的時候,或許是看太多瓊瑤和亦舒小說被荼害了思想,總以為一名女孩子的氣質是通過觀賞歌劇、欣賞古典音樂、看一大堆西方哲學名著或熟讀一切中國古典詩詞堆砌出來的。
於是中學時期書柜上多了很多英文經典名著,再大一點有能力購買CD時,從最通俗的貝多芬和莫扎特然後到巴赫、維瓦地還有一些我懂的不懂得古典音樂家都進了我的必聽名單;然而,很顯然的,毅力不足者如我,很快地就放棄了這些不切實際的追求。當時候買的小說,除了我最愛的安徒生童話、充滿懸疑情節的The secret garden和從小就喜歡的The Little Women外,其他都被我擺在書架上蒙塵,Jane Austen的小說我也很愛,但是都看了中文版……至於CD吧,除了莫扎特,其他的都在被聽一次過後雪藏起來或似乎轉贈給表弟了。
大學時期接觸張愛玲的小說,深深被她毫不掩飾自己對庸俗華麗事物喜愛的胸懷所折服,以為遇到了知音。覺得張愛玲最可貴之處就是她從不把自己的小說當成曠世巨作來寫,那些四處折射著人性最黑暗面情節的男女情愛故事,還曾經一度被視如草芥,被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排斥了近半個世紀。沉迷於張愛玲的那些愛情故事之余,開始坦蕩蕩好不掩飾地重拾對一切流行物品的熱愛,從快餐到日韓港臺連續劇,從服飾到時尚雜志,從網絡游戲到動漫畫,從流行音樂到通俗小說。
我深信通俗流行與經典之間的界限,肯定有一個我們所不知的通關密碼,有一天密碼鎖忽然被開啟了,兩者就可以突破之間的隔閡界限,相互交游。中國文學史的訓練證實了我的信念,從唐人傳奇到馮夢龍的三言到四大名著,哪個不是取材自民間口耳相傳的故事?
於是我不再執著於以經典或通俗界定一部自己喜歡的作品,莫扎特也好陳奕迅也罷,我的耳朵總會選擇和我當天心情相配的音樂;至於閱讀嘛,課余當然選擇比較通俗易懂的小說,比如剛剛才花了半天的時間看完的《購物狂的異想世界》,除去中國版翻譯爛得嚇人之外,這真是一本能夠滿足所有女孩子夢想的好小說啊。它讓我有一種……對了,是意猶未盡的感覺,決定去搜刮所有相同系列的英文版小說來看,我覺得這樣會有趣更多。
流行音樂,現在也成了我研究的一部分了。關于通俗這個東西,我,會無可救藥地一直愛下去。
1 則留言:
我倒很少看瓊瑤和亦舒,不过看东西的确蛮杂的,也不会去理是通俗还是经典。
看译本,还是会比较喜欢台湾翻译版本,因为中国的看了很容易头昏脑胀,要花比较多时间消化。不过,有时候,中译本的价格远比台译本便宜很多,还是要向现实屈服。
如果钱多一点,时间多一点,让我好好享受阅读的乐趣,那该有多好呀?!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