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1109

給那些對路牌繁簡字和規范化之爭有疑問的朋友

喬治市路名的繁簡字和規范化之爭是近來沸沸揚揚的課題,以下是我的一名老朋友在我轉貼了《光明日報》訪問古跡信托基金會主席邱思妮關于後一個論爭的報道(請點此看相關報道)後,在我的facebook上的留言:

“请问:中文路牌是为了给谁看的?给马来人还是印度人?路牌的作用是什么?
丘女士她懂得是捍卫古迹,路名也是古迹?
“律“字够本土,所以只有本土人看得懂,外洲大马人也未必看得懂。,但如果你放“路“,不仅全马人懂,全世界懂中文的人都看得懂,不是更佳吗?
捍卫古迹,所以就要食古不化。。。?
等有一天国阵再回归,把你的[律]还是[路]通通换回jalan,我看他们到时候吵什么。。。”

而下面呢,則是我給他的回信。在這里貼出來,或許可以讓更多有類似疑問的朋友思考討論。

“中文路名的意義,不在于只是“給華人看”、“給印度人看”或者“給馬來人看”這樣簡單而已。這些中文路名,如果你仔細去想想、看看,它們都記載了喬治市的歷史面貌,比如說,打石街、鹹魚埕、打銅仔街……簡直就是一幅喬治市行業分布地圖。這些路名是當時的喬治市人(以華人為多數)集體的口頭創作和記錄,更可貴的是,這種口頭文化還一直流傳到今天。因此,置放中文路牌的意義,不只是在“認路”,而是在教人家怎麼記得我們自己的過去和歷史。所以邱思妮說它是“活古跡遺產”說得一點也沒錯。

如果你落入只是給“華人看”、“印度人看”或者“馬來人看”的思維,那簡直就和那些種族主義政客沒有兩樣。為何只是中文路牌?因為抱歉,其他種族的祖先沒有像華人的祖先那樣,以口頭方式傳入這樣的一套路名文化,而且一直沿用到現在(甚至連生活在喬治市的其他種族,他們都知道這些路名)。如果有人考證其他種族也有的話,那好,我們也得捍衛保存到底。(但可以確定的是其他種族如果有這種口頭路名,也沒有沿用到今天,只能算是“文化遺產”,不能是“活遺產”。)

第二點,如果從實用性角度來看,比如旅游業,我可以確確實實告訴你,有了中文路牌,對華語地區的游客來說真的方便不少。以我自己的例子,每回我告訴我華語地區的中國同學和老師古跡區集中在“椰腳街”時,我都會告訴他們馬來文路名叫“Jalan Kapitan Keling”,以免他們認不到路名。我也會跟他們說明中文路名和它的由來,也告訴他們,向當地華人問路的話,一定會問到中文路名。

第三點是延續第一點而說的,既然中文路名有這樣的歷史含義,那麼它就不純粹是“路牌”這樣簡單,而是一種文化符號,因此而是一個整體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必須使用繁體字記載這個歷史符號,是因為這些路名口頭傳下來的時候,都是使用方言,而簡體字,這個家伙是中共在漢語普通話的基礎上改進的品種,而閩南語和粵語等方言中的許多古字,都是簡體字沒辦法記錄的。因此,為了歷史文化的完整性,路牌用繁體,是必要的。同樣的道理也用在“檳榔律”這樣的例子上面,你不能夠用中文的規范去規范它,“檳榔律”是前人一直沿用下來的名字,在歷史文化符號的完整性下,你怎么能夠因為規范而要求分割它變成“檳榔路”?

最後我想說的一點,不要以為這些人跟州政府嗆聲,就幼稚地以為他們是在反民聯政府的。他們的舉動無關政治,不用把前朝國陣政府或者現在的政府這樣的話題扯下水。這根本一點關係都沒有。如果你問我,我覺得民聯在這件事的處理上確實不錯,他們都肯聽民間的各種聲音,而且姿態也來得很開放。面對一個這樣開放的政府,我們真的還要死守那種“批評你就是反你”或者“華人、印度人、馬來人”的思想嗎?而這樣的思想,恰恰好就正是國陣政府一直在我們的教育中灌輸的!”

另外得補充的是,以上的第二點,我自己認為是個有待商榷和討論的理由,而且其實也并非是我想說的重點。我的著重點仍放在路名歷史傳承的這個部分上。此外,最後一點也是針對朋友的問題而回答的,說真的,這真的不是一個那麼政治化的問題,希望各位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,不要把焦點給模糊了

(p/s:發現一個問題。“而簡體字,這個家伙是中共在漢語普通話的基礎上改進的品種” 這一個句子中“改進”兩個字可能要改一改,應該是“改造”才對。)

20091101

一位清潔工人的疑惑



又是讓人懶洋洋的下雨天。我和同事們好不容易完成下午那一輪清掃廁所的任務,正想好好找個角落坐下來抽根煙休息一會,上司卻又把我們叫去。

其實剛才看著傾盆大雨不停地下,我就已經心里有數了。在這個新關卡大廈當清潔工三個月以來,因為范圍實在太大,我和同事們總覺得工作量是其他普通商場或者政府部門的三倍,每天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跑來跑去,差點把我們這些還算年輕的人做得骨頭都散了。偏偏因為這個關卡加交通總站大廈還有很多空間沒有開始使用,老板就覺得不請那麼多人手來打掃根本沒人的空間很浪費——甚麼嘛,沒人的地方還是會生塵,我們還不是一樣要打掃!當初聽說老板收了政府不少錢咧,比起來我們的工資算甚麼嘛——所以我就是很不服氣老板不請人,又要我們一人頂三、四個人的工作。

抱怨得好像有點太多了,說回下雨天吧。知道為甚麼下雨天我們的工作量特別多嗎?看看上面的圖片,就有答案了。

話說我曾經趁假日到過一海之隔的新加坡去找在那里做勞工的同鄉,是啦,其實他們在那里除了賺的錢兌換率比我們高之外,也同樣沒甚麼好日子過。可是他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,設施卻讓我既羨慕又妒忌。

說他們住的地方吧,下雨天出門根本不用擔心。組屋從里到外一直痛往巴士站的路上都有遮蓋的棚子,而且設計實在是好,就算刮風下雨,雨絲也很難打得進來,根本不怕淋濕。我是不懂得甚麼城市規劃啦,不過每次看到他們這些基本設施的設計,我就覺得設計者好貼心,懂得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想事情。這些設施的設想周到不但在設計方面,使用的材質也非常實用耐用,方便清理和維修。

反過來看我工作的地方,我真是不明白,那麼富麗堂皇的地方,為甚麼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。每到下雨天,就會看到人們一邊上自動扶梯一邊打傘的“奇景”;後來工作人員擔心這樣會使電流短路發生意外,每逢下雨天就把靠邊的自動扶梯關閉。另外,一下雨明明有遮棚的走廊就會因為雨水打進來而積水,常常發生行人摔倒的事情,尤其是老人家,更令人心驚膽戰。上個月我才目睹有一位老人家摔倒了爬不起來,結果我們幾個連忙把他扶到一旁休息,幸好過後沒什麼大礙。

我實在不明白,聽說設計和建筑這個大廈花了不少錢,為甚麼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?就算我這個讀書不多、不明白很多道理的粗人,也懂得一個最簡單的道理——有屋頂的設計,就是為了不讓人淋雨,可是為甚麼行人在下雨天還得在室內打傘?難道那些設計師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嗎?

所以,這個下雨的午后,我和同事們又得加班候命,在走廊處處理積水。眼看著行人不停來來往往,剛抹干的地方又濕了,可是又有甚麼辦法呢,除了這是我的工作之外,我也不想再看到有人跌倒啊,只好繼續埋頭苦干了。